以下為個人主觀推論
雖然沒有經過嚴謹的資訊蒐集、驗證
但竊以為造成現在全球經濟老是危機不斷
背後的主要原因是:
「金錢的數字遊戲過於猖狂」
形成了世界上最大、又沒人敢戳破的”泡沫”(註1)
而在其背後推動的是人類的本性『貪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嘗試過去看些關於理財的書籍?
金融商品琳瑯滿目,
從基本的股票、基金、債卷到複雜點的期貸、選擇權等
每個都已經衍生出自己的一門學問,讓民眾難以親近
或是得付出一筆不少的「學費」才能一窺究竟
能夠出書的也都是打滾多年後,才悟出所謂的「心法」
但這些商品都有個共同的特點:『沒有實體的價值產出。』(註2)
黃金永遠就那麼多,但為啥只要你買低賣高就有額外收入?
股票也是
當初股票目的是讓公司能募集多餘資本去創造更多實體價值,
為了感謝這些股東,便會把多餘的利潤回饋給他們
雖然隨著社會演進,股東賺取利潤的方式已不同
且仍是現代企業重要的募集資本方式
但卻不知不覺讓其成了一種世界最大的合法金錢遊戲(註3)
只是,單純的股票已無法滿足這群傢伙
於是乎,一個又一個的金融商品就這樣出現了
有的小泡沫膨脹太過厲害,就先破掉了
像美國的次級房貸或雷曼兄弟的連動債
結果連帶著全世界都受牽連
結果是甚麼呢?
就是原本目的是幫助價值流通的金融商品,
現在卻反過來控制住大家的價值。
像公司或央行為了防止有人故意炒股,
還得保留額外的人力與金錢去進行護盤
就像「貨幣」的演進歷史一樣(註4)
這不是很諷刺嗎?
只是,也不能就因此全盤否定金融商品
它在促進社會發展上的確功不可沒
但我不會稱這作所謂的”必要之惡”
因為”惡”都是起因於「貪婪」
但是”適度”的貪心會是種前進的力量!
錯的是那些讓貪婪凌駕於其他理性價值的人,
那些無法控制自己的貪婪而用了旁門左道的人
也就是這些事情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
歷史能證明,這些人到最後都只會連帶讓眾人的利益受損
EX:最近的瑞士惡棍交易員-阿多波里
註1:請參見維基百科關於股票的”股票泡沫”一欄
註2:類似概念的靈感來源:下一次的泡沫-團購
註3:簡易股票演進史
註4:自己另一篇對「貨幣」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