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代因為經濟剛起飛,每人都在比coco誰較多
卻間接養成了它們自私自利且不關心他人的心態
(粥多僧少,我多一點別人也不會怎樣)
結果現在就變成coco還是在他們身上,但他們還是想要更多
只是市場與機會已不像從前(當然還是有,但不像以前明顯)
所以只好從下一代的我們身上壓榨~
(粥少僧多,你多了,別人就得少吃一點,更不用說慢來的我們)
才會形成這種基層賺少少,肥貓一大堆的現象
且不論公民營甚至政府本身都一樣
我想,接下來的十年
主流民意會在乎的,不外乎是薪資正義、肥貓退散、政府浪費這些議題吧
只是,真正的癥結點其實都不是制度
制度、法令都只是工具
重要的是那些身處其中的人的態度啊..
而身處在這種失衡世代出生的我們
因為目睹了父母們深感現實壓力而一窩蜂追求學歷的盲目
同儕間為了學業犧牲人生的無聲哀號
已失去真正價值的新聞媒體
以及因為缺乏關注,卻不小心從壞人身上尋求認同的迷途未來支柱們
反而會激發出上一世代欠缺的同理心與撥亂反正的責任感
進而將失序的社會,重新導回所謂的”正軌”
當然,問題永遠沒這麼簡單
也是會有另外一群人,覺得”這不是我們造成的,為什麼我們要負責”
進而鄙棄上一代的所有價值,誇張地重新詮釋長輩們給的建議
換種簡易的說法就是”妖魔化”
舉最近台大校長給畢業生的信為例,我已經看到有人在宣傳對照版:
「不要太在意上下班」->當奴隸;「善用並充分利用時間」->不睡覺
“別太在意上下班”,出發點是希望我們要對自己份內的工作負責
如果只要晚下班30分鐘做完自己進度,就能讓同事順利接續下個進度,你願意嗎?
但當分派的工作量遠超過能力範圍卻仍這樣要求,那就真的是叫我們當奴隸!
“善用並充分利用時間”,本來就是指利用「上班的時間」
如果你是老闆,你會願意雇用”五小時工時,實際利用能達到四小時的員工”
還是”五小時工時,實際有貢獻只有三小時的員工”?
但網友把它擴大成連下班後的休息時間都算在那,又怎能表現原意呢?
只是,惡質的老闆也會用這招去剝削員工,變成所謂的「公務家辦」。
然後,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另一群憤世嫉俗,還同樣自私自利的群眾
(他們的OS會是:這世界對我不公平,為什麼我還要對這世界好!?)
所以,請審慎消化網路上的各種言論
不要把我們應付考試的方法「一字不漏地記起來」應用在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