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對輔助思考實用的圖像概念-3-心智圖

【心智圖說明】

心智圖示意

心智圖真的好用!如果說前面兩個圖像概念,是那種起始的輔助思考模型,心智圖可說是在整個思考過程都能協助的輔助工具了!附上心智圖WIKI的一小段簡介︰

心智圖是由英國的托尼·博贊於1970年代提出的一種輔助思考工具。心智圖通過在平面上的一個主題出發畫出相關聯的物件,像一個心臟及其周邊的血管圖,故稱為「心智圖」。由於這種表現方式比單純的文字更加接近人思考時的空間性想像,所以越來越為大家用於創造性思維過程中。

【心智圖對思考的輔助效果】

這邊也讓我偷懶一下,借用心智圖WIKI上的說明文字︰

心智圖是使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構造和分類的想法;它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以輻射線形連接所有的代表字詞、想法、任務或其它關聯專案的圖解方式。它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現人們的想法,如引題式,可見形象化式,建構系統式和分類式。

幾個關鍵字重點︰中央關鍵詞、圖像化、聯想、分類。

用我自己的理解來說,心智圖模型的基本聯想方式非常接近人們線性思考的自然模式,但是人們的短期記憶有限,且發想過度很容易忘記怎麼聯想到這的。故透過主動紀錄下聯想到的項目,並合理的依照其層次與關聯性來分類繪製,就會形成所謂的心智圖了。

也因為如此,幾乎不管你要做什麼事情,只要有個明確的目標,幾乎都可以套用心智圖的思維模式,來拼湊出達成目標所需要的次要任務目標、資源等。

除了能夠提高思考的效率外,心智圖也能夠提高跟其他人溝通的效率,因為心智圖畫出來的結果,就反應了本人自身的思維模式,其關聯性與上下層次的安排都會顯露出來,如果對某個項目或層次分類有疑慮,都能夠更快速的進行討論與建立共識。

個人在實務上,不管是規劃品牌行銷策略方向、組織職掌分配、如何提高營業額、籌備大型活動等,幾乎都有使用心智圖來幫助紀錄、與同事討論或釐清方向等等。

真的是用過都覺得好用,故市面上早就有很多人專門在談繪製心智圖的技巧 ,也有許多幫你繪製心智圖的電腦軟體或線上服務,這邊就不多做說明,請再自行搜尋與比較。

【舉例】

這邊用一個免費的線上心智圖繪製服務Coggle來示範,如果要籌備家庭旅遊,會怎樣起手︰(思考到最後,整個心智圖一定會比現在這樣複雜與龐大許多啦)

【個人觀點】

三個對輔助思考實用的圖像概念-2-光譜+常態分佈

【什麼是光譜?】

這邊借用下wiki的說明「光學頻譜,簡稱光譜,是複色光通過色散系統(如光柵、稜鏡)進行分光後,依照光的波長(或頻率)的大小順次排列形成的圖案」,當然詳細還分成可見光與不可見光的光譜,不過這邊應用的是可見光的光譜如下圖。

【什麼是常態分佈?】

也是一樣借用wiki的說明︰

「常態分布又名高斯分布,是一個非常常見的連續機率分布。常態分布在統計學上十分重要,經常用在自然和社會科學來代表一個不明的隨機變量。」

「常態分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中心極限定理”性質:大量統計獨立的隨機變量的平均值的分布趨於常態分布。」

用比較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很多統計結果用圖表來呈現時,很巧合的都會呈現像下圖那樣的鐘型分佈狀況,於是人們把類似這種鐘型分佈的狀況稱做「常態分佈」。

【這對輔助思考有何實用性的幫助?】

  • 光譜圖像的思考輔助

單看光譜圖,它有一個「從一端到另一端的連續變化」特性。而我就是利用這樣的特性,拿來輔助思考「人們對某事件所持有的不同立場可能性」。

例如拿「是否支持同性結婚」這個議題來說,我們可以利用這張圖來快速設想出人們可能會有哪些立場。

首先當然是從光譜的兩端開始,其中一端就是死都要反對,對應的另外一端就是死都要支持。再來就能很快速的因應支持程度而劃分出許多可能的立場,像是很反對、小反對、沒意見、小支持、很支持這樣。

透過光譜的概念即可快速的劃分基本的立場狀況,這樣當我們在討論一件事情,需要達成決議時,就能更快的去掌握此議題可能有的不同立場,再從與會人的態度與發言去反推他們的立場傾向。之後再針對不同立場背後的考量,去做更進一步的釋疑,好促進討論的效率。

  • 常態分佈圖像的思考補助

這個圖像我是比較常用在偏大型議題的思考輔助上。而且順便提一下,身為數位行銷人,一個很重要但可能很多人忽略的職能,就是要對社會議題的風向有一定的敏感度,才能在設計社群互動內容或遇到社群質疑需要發聲明稿時,不會不小心反而將公司推到更窘困的立場,造成更嚴重的公關災難。

所以在遇到一個需要處理的議題時,我就會先假設民眾支持某意見的程度,也會呈現常態分佈(鐘型曲線),接著就可以迅速找出多數人皆認同的看法,再從此出發去設計小編或聲明稿該展現的立場與態度 。

  • 兩者合體時的輔助應用

這也是為何我會把兩個圖像放在同一篇內的原因,這兩個多數是會一起配合使用的。用我弱弱的美感畫出的窮酸合體示意圖就會像是這樣︰

簡單來說,用光譜圖去抓「立場」;常態分佈圖抓「數量」

透過這樣的圖像概念,就能迅速去拓展對不同立場與其支持度多寡的存在感,整個思維就會變得立體了起來。

不過要記住一點,這樣的圖像只是「輔助」,是讓你在腦海中能迅速建立一個「主觀的假設模型」,好讓你在思考時,能更快速找到不同的思考切入點。但這個模型未必是正確的!未必是正確的!未必是正確的!如果發現有任何推翻此模型的客觀數據,那就要記得趕緊去修正,而不是緊緊抓著這個臨時腦補出來的模型不放喔。

最後,再來就是要進入壓軸的最後一個「心智圖」的介紹!

【個人觀點】

三個對輔助思考實用的圖像概念-1-冰山

【前言】

原本標題是想寫「思考模型」啦,但後來比對了下其他談思考模型的書和內容,我想談的並沒有那麼深刻和嚴謹,所以還是改成現在這個標題。接下來要談的這幾個圖像概念,是我最近在思考時,會很自然的藉此避開立場過度偏頗、太快下結論的思考盲點,或是藉此迅速拓展思維的立體度、關聯事物等。

【冰山Iceberg的源頭】

這圖像會被廣為流傳,查了下資料,共同指向或是較有名的源頭,可以追溯到美國心理治療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所提出的「冰山理論Iceberg Theory」,針對一個人外在行為和內在價值觀所提出的隱喻。詳細就不多談,有興趣的人可以再去查原理論的解釋,這裡主要是針對其「冰山」的特性轉化成輔助思考的圖像概念。

【冰山的現實物理特性】

先科普一下,冰山由於其物理的密度特性(冰的密度約為917kg/m3,而海水的密度約為1025kg/m3),故當我們在海上看見一座冰山時,往往可見的部份只有全部的10%,剩下的90%都藏在海平面下!

【冰山圖像對思考的輔助效果】

最簡單直覺的說明,可以用成語「冰山一角」來解釋。我們會藉此來形容,看到的只是全貌的一小部份,象徵事情的嚴重性或視野的侷限性。

冰山圖像能輔助思考的效果
就是讓我們「意識到自身視野的侷限性」。

我們在遇見一件事情時,通常都是根據自身的知識與經驗,也就是既有的「視線範圍」來進行思考或判斷。但這世界是很複雜的,所以當我們在只看到全貌的10%時就去做判斷,自然很容易會導出偏離現實的結論。畢竟這樣子等於忽略了海平面底下那的90%,沒有海平面下不可見的那些影響因素,那現在浮上來可見的結果一定大不相同。

所以只要記得冰山這個圖像概念,往後當你遇到問題要進行思考時,你就不會太快下結論,會試著再去尋求更多資訊,試圖找到更多遠在你起始可見範圍的背後,那些未知的資訊或是你不熟悉的原理。

如果你有常去上課,我想或許也會看到很多企管講師,在講解別人的成功案例時,會利用此圖像來示意,說在其成功的底下,企業或老闆做了多少努力才得到世人所看到的成果。

這樣的思考模式,不管在判斷小至個人行為,大至團體組織甚至社會議題時都同樣受用。只是隨著層級的提高,牽涉到的人事物越來越多,相當於可見的冰山越來越大,代表著海平面下不可見的部份就更大!想做出相對客觀的判斷,自然應該要等蒐集到更多更多不可見部份的理解後再進行。

*這裡可以搭配「思考的五種層次」一文閱讀,從不同角度讓整個概念更具體。

【舉例】

  • 當你看見同事早上還很正常,下午卻突然很鬱悶、眉頭深鎖,讓你很疑惑時

這算是很簡單直覺的例子,像大家可能就會去想說,當事人在這段期間是否發生什麼事情一樣,可能是遇到奧客啦、可能是家裡有事情等等,在你沒看到的地方發生了一些事情這樣。

  • 原本合作愉快的供應商夥伴,卻開始探尋抬高價格、遲交貨品或是要求給多點訂金

如果只是覺得疑惑而沒有去挖掘底下的原因,很可能某一天窗口就說不賣你了,或是窗口自己跑路,甚至整個公司倒閉了,那身為聯繫窗口的你,自然要為此負責與善後。

但是在這些可見訊號的底下,有很多種可能,像是老闆掏空公司使得週轉資金出現缺口、窗口個人財務有問題,想透過做帳來放入自己口袋、老闆跟競爭對手公司變好朋友,聯合起來想打擊你等等。不管如何,趕緊去找更多資訊好掌握整個冰山的全貌,自然才好擬定相對應的處理策略。

  • 因為疫情與特定個案的緣故,政府直接下令全台酒店停業

很多人直覺會想,停業很好阿,這種近距離社交的行業,本來就屬高風險地區,這決策很好。這就是依據我們當下對疫情認識的知識與對酒店工作性質的「自身可見範圍」做出的評論。

但是在這冰山底下,還有很多我們平常看不見的面向,像是酒店公關的給薪方式導致其生計更容易出問題、需求不會不見,只好轉入無法控管的地下管道等等。對於「全台直接停業」是否真的有助於控制疫情,或許還是有討論空間的。

【個人觀點】

思考的五種層次:點>線>面>體>流

關於如何思考,這邊分享個自己從數學上常用到的概念類推過來的比喻,這個思考的技術讓你可以檢視下自己在遇到任何事件的思考過程中,所涵蓋的廣度,並反推自己對於每個事件所認知的程度。

【點】
大多是人或物的代稱,單一存在著,只是個普通的單字,沒有太多意義。如你、我、他、小狗、房子、等等

【線】
通常是指某一特定的動作或狀態,會將兩個點串連起來,如跌倒(石頭害我跌倒)、燃燒(打火機點燃了火種)。

【面】
超過三個以上的「點」所串連起來的關係,都可以看做是「面」的層次。通常都會是某種「事件」,如「塞車」其實就是在講一群人(點)在特定路段(點)上動彈不得(線)的事件。

【體】
超過三個以上的「面」(事件)所交互形成的更複雜的關係,擁有非常非常多面向的觀察角度。比如說2016總統大選,就是以三組候選人(點)為中心,各自延伸出各種事件(面)像朱立倫的坐好坐滿、王如玄的軍宅套立、陳建仁的聖騎士稱號、尤達蔡英文、泥菩薩宋楚瑜等等,所形成的一個非常龐大的多面體。

【流】
請想像一個籃球(體),因為受到你的力量,隨著時間而在地上彈跳或滾動,整顆球(體)連續作動的”變化過程”就是所謂的「流」。
是的,跟上述層次相比,最重要的是”時間”的因素被加入考量了。點線面體這四個層次其實大都是單指發生的那個當下,是已經發生的果。但很多時候,大家最想知道但也最難預測的就是「體」在下一秒的「流」向。
就如同上面提到的總統大選這個”多面體”,每一分每一秒,整個台灣的人民其實都在這個多面體中隨之流動並交互影響著,那些政黨、人民團體等等大型單位,都可以看作是包在這裡面的小多面體,用自己的步調滾動著,並交互影響整個大多面體的流向。
而照目前蔡英文領先的聲勢來看,就可以視作以他們那組候選人為中心所構成的次級多面體,具有較大的動能,並影響整個”總統大選”往他們期待的方向走。

藉由熟稔這套將原本複雜多變的關係給分類並區隔出層次的概念,你將可以更快速且精準的掌握事情全貌。未來當你遇到任何新的新聞、難題或事件等等時,腦袋就會自動開始分門別類,將人、事、物等等彼此之間的關係鏈清楚串連起來,架構出你對這件事的認知。

只是實際的「流」的預測,則會視每個人的價值觀、對世界的認知而有所不同,更不用說不一定每個人都會喜歡自己看到的流向,進而又發動自身的影響力去阻止,使下一秒產生更多變數。

當然,實際在思考時,未必會那麼清楚的先分清楚哪些是點、哪些是面、哪些是體,而是先從某個點作為出發,進行發散的思考,進而一步一步地建構出所謂的面還有體,等到連體的認知都完整後,最後才會開始思考其所謂的「流」。而且更有可能的是自以為對於面或體的認知已經完善了,就開始擅自推測其「流」向,自然準確率會下降許多。

 

以上,關於思考的技術的一些心得,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個人觀點】

Evernote-網路行銷人必備雲端工具

 

跟大家分享evernote這個好用的雲端工具心得。身為一個網路行銷人,常常follow網路上的趨勢與最新的應用工具,這可說是基本。除了這些之外,充實自己的資料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你是否自認並不是個創意十足的人?常常會想不到要辦怎樣的粉絲遊戲?不知該如何命名新產品?或者怎樣的行銷活動才會有話題性?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屬於這種人,那就從今天開始使用evernote吧!為的不是其他,就是前面提到的「建立資料庫」!

也許你會疑惑,evernote不是雲端筆記嗎?跟建立資料庫有啥關係?所以其實這篇要介紹的是evernote中提供的一個「網頁擷取」插件”– Evernote Web Clipper”。

Evernote Web Clipper是一個Chrome瀏覽器的擴充功能,他的功用就是當你瀏覽到某個吸引你的文章、影片或網頁時,只需要輕輕一按Evernote按鈕,它就會幫你將這網頁的資料擷取至你evernote帳號的指定記事本裡。

所以,只要你看到某個廣告活動作的不錯,你就可以將介紹的網頁給擷取至Evernote,還不用擔心之後此網頁失效,因為它會將整個網頁原始碼都擷取過去,而不是只抓個幾行。長期累積下來,你的Evernote資料庫中自然就會有很多”廣告活動”的資料供您做發想與參考。

此外,關於是否需要用到evernote的付費版,我現在用evernote免費版,每月60MB的上傳量其實已經綽綽有餘了。

 

想了解更多的話

Evernote官方網站
evernote官方的Evernote Web Clipper介紹
evernote Web Clipper的chrome擴充功能下載

【數位行銷】 ,

台灣網路行銷業界的三個機會與趨勢

自己改走行銷這兩年來,一邊學習、一邊實際幫目前公司操作一陣子後,關於網路行銷這領域中,尚未被滿足的需求,有些粗淺的想法在腦中成形,於是想藉由動筆記錄來整理一下,並透過分享來跟各方指教。

Continue reading

【數位行銷】, 【趨勢脈動】 , , , ,

網路行銷新手地圖-06-招式篇(三)

招式篇(三)-其他

[pe2-image src=”http://lh6.ggpht.com/-4UqrWVL_t-g/UiShNunPYhI/AAAAAAAAAOA/jv7MRZAqz-s/s144-c-o/%2525E6%25258B%25259B%2525E5%2525BC%25258F%2525E7%2525AF%25258703.jpg” href=”https://picasaweb.google.com/110797834155125121538/Blog#5919033067494662674″ caption=”” type=”image” alt=”招式篇03.jpg” ]

         雖然說是綜合,但是絕大部分的篇幅都會拿來講SEO,一個是因為它很重要,學網路行銷幾乎無法避過這塊不談。另一個原因是其他的主題非我所長,就不野人獻曝,簡單帶過而已。 Continue reading

【數位行銷】 , , , , , ,

網路行銷新手地圖-05-招式篇(二)

[pe2-image src=”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PYKXyMKAc5Y/UiSh6vb9NbI/AAAAAAAAAOk/tVzFbHMMgZw/s512/%25E6%258B%259B%25E5%25BC%258F%25E7%25AF%258702.jpg”  caption=”” type=”image” alt=”招式篇02.jpg” ]

 招式篇(二)-社群

  在開始前,還是要先講清楚,這裡討論的三項僅僅是從「操作」(招式)面切入,並不等於「社群行銷」;社群行銷是一種觀念、心法或原則,所以只要是有人聚集的地方,都可以套用到社群行銷的原則上,而且也並非就只有這三種社群行銷的媒體管道。

        像是Google+、twitter、plurk、pinterest、LinkedIn這些也都是社群行銷要注意的社群媒體管道,只是當討論範圍侷限在「國內社群市場」時,私認為最需要優先了解如何操作的會是這三項。

  Continue reading

【數位行銷】 , , ,